2013年11月28日

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之法義

佛說四十二章經所說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

此經之意深遠,



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飯千億三世諸佛,

這個階段
均是著相、有分別心布施,所得以福德居多,功德有限。

最後言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的功德,超過前面所說,一切布施的功德。為甚麼呢?

因為經中所言,這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者,即是表真如自性,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的六道眾生、善人、阿羅漢、辟支佛、三世諸佛均由此出。

另外要供養真如自性,明心見性,才是真供養.

寶積經云。真供養者。無佛想。無能見佛。何況供養。若供養佛。當供養自身

此處自身即是真如自性義.


法義解說:

飯有施食義,佛教所言,飯食有四種功用:

凡有飯食,即以四分分之,一供養本尊,二行者自分,三同學共食,四以濟飢貧。一切有情,不外依食而住。所謂食者,有四種食: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也。
一、段食 舊作搏食。以鼻嗅,以舌味,或固體或液體等,有形段之食也。以香、味、觸之三塵為體。
二、觸食 舊作樂食。觸喜樂之事,長養生者。如觀戲劇,終日不食,不感其飢。是以觸之心所為體也。
三、思食 舊作念食。於第六意識,想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資助諸根。如人飢渴,至飲食之處,當得飲食之思,否則必身死,是以第六意識之思,為體也。
四、識食 小乘六識,大乘八識。八識中,以第八阿賴耶識為體,此等之心識,能支持,有情之生命。名曰識食。

布施有三種,即
一、財施,即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
二、法施,即以佛菩薩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
三、無畏施,即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

如來藏與無明和合而為阿梨耶識,生一切萬法,唯眾生之心內,有本覺之真如,薰習於無明,因使妄心厭生死之苦,求涅槃之樂,謂之內薰。佛菩薩之教法及自身之修行,謂之外薰

起信論曰:「以有真如法故,能薰習無明。以薰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同義記曰:「明真如內薰無明,令成淨業。」
輔行四曰:「自非內薰何能生悟,故知生悟力在真如,故以冥薰為外護也。」
法華文句一曰:「內薰自悟。」

真如者;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

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的意義:


即是以佛菩薩之教法及自身之修行,啟發大眾以及自身,了悟;自心內,有本覺之真如,自性清淨心,佛性。
使大眾以及自身,以真如法內薰無明,令成淨業。
乘空性智慧,到達涅槃彼岸,離苦得樂!
也就是,以佛菩薩之教法,來啟發大眾以及自身,

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若能如此,其功德,實無可計量

註:【佛知見】
 (術語)了知照見諸法實相理之佛智慧也,是為二智中一切種智之用,故就智體而云知。又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云見。得此佛知見,有開示悟入之次第,
初於十住位斷一分之無明,得少分之知見,謂之開佛知見,
乃至於十地終斷盡無明,知見圓明,謂之入佛知見。
釋迦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緣,為開示悟入此佛知見也。
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法華文句四曰:「佛以一切種智知,佛以佛眼見,開此智眼乃名佛知見。」
法華玄義九曰:「靈智寂照名佛知見。」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2013年11月26日

六度簡義

佈施—是捨棄貪、嗔、痴的習性,懺除身、口、意的惡業。

持戒—是守護身、口、意,不再造作新業。



忍辱—是防護、守護身、口、意,使之清淨、安穩的盔甲。

精進—是以清淨
身、口、意,修習一切法門。

禪定—是維持身、心的穩定、專一。

般若—是自性功德的發顯,慈悲一切,隨緣化導眾生,離苦得樂。

2013年11月25日

大慈悲心

其實一念心動,就是緣起。就是有緣,度與不度皆在其中矣。

有感才會有應,有感有應,出生無盡。所以才有菩薩的無盡因緣。

緣起了,有緣、無緣,度或是不度,也不是菩薩能做得了主。

一切都是因緣,緣生緣滅猶如幻夢!不是嗎?

作是觀已。才能不被有緣無緣度與不度所縛。

進一步的進入,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心境。

進而能…

恆順眾生,隨順因緣,菩薩如如不動。

2013年11月24日

持名念佛

「又《彌陀要解》謂持名,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

2013年11月22日

佛經是如來行跡處嗎?

佛經是如來行跡處嗎?
==================
眾生心是如來行跡。阿彌陀佛



佛經
所記載當然是如來行跡,但佛經所記載如來行跡,實際上僅是十方三世如來行跡,的一鄰虛塵(是比喻其微不足道,比微塵小很多倍)而已。所以說佛經,是如來行跡處,不圓滿。

因為眾生無有窮盡,眾生業緣差別亦無量無邊,眾生各自所見如來行跡,亦各自不同無有邊際。

所以說,眾生心是如來行跡處。

2013年11月20日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

(原經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註【念佛三昧】
(術語)有二種:一、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此二者即觀想念佛),或一心稱佛名(稱名念佛),修行法,謂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二、為此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或法身實相。謂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謂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謂之「發得」。觀無量壽經曰:「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經七曰:「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智度論七曰:「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又】如法華三昧,二十五三昧,彌陀三三昧為法會勤行式之名。

(整段經文意思)
大勢至(為西方三聖之一。觀無量壽經說:「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菩薩,與及其同輩分的五十二菩薩,立即從座位上站起來,頂禮(五體投地以頭頂禮尊者之足也)釋迦摩尼佛的腳後,向釋迦摩尼佛報告說道:我思憶起,已往像恒河中所有沙子數量那麼多劫以前,有佛出生在世間,名叫無量光佛。在其後一劫之內有十二個佛如來,相繼的出生在世間。其最後的那個佛,名叫超日月光佛,那個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昧(有二種:一、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此二者即觀想念佛),或一心稱佛名(稱名念佛),修行法,謂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二、為此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或法身實相。謂之念佛三昧)這個法門。就好像有人,一個人專心一意的思念憶想,一個人專心一意的遺忘,像這樣的兩個人,雖然是相逢在一起,實際上也是沒有相逢,或是像這樣的,兩個人即使相見,實際上,也是沒有相見,因為彼此心裡並沒有相同一致的印像。如果有二人彼此都專心一意的思念憶想對方,這二人思念憶想對方的心念逐漸加深,就像這樣的從這一生到另一生,生生世世,像影子不離於身形一樣,這二人思念憶想的,沒有互相乖違悖離,不一樣的地方。十方法界諸佛如來,憐憫護念眾生,就好像母親,思念、憶想子女一樣。若是子女逃離母親身邊消失無蹤,那母親雖然極力的思念、憶想子女,又有何用呢?若是子女,思念憶想母親,就像母親,思念憶想子女一樣時,這母親與子女,生生世世,都不會相互的乖違、遠離。假若眾生時時專心一意,真心的思憶著,佛的功德、名號,專心一意的,憶念著佛的相好光明,那麼這個眾生,現前當下,或是不久的將來,必定能見到佛。因為這個眾生離佛不遠,受佛功德氣分不斷薰染的緣故,不需要假藉,其他的方便法門,自然而然的能明心見性得以開悟。就好像那製造香的人,身上會染有香氣一樣。這就取名叫香光莊嚴(佛的功德氣分相好光明時時薰染莊嚴了念佛憶佛的眾生)。我原本在尚未證得佛果,在因地中修行時,是以專心一意的憶佛念佛,而契入無生忍(妄念疑惑都已滅盡,了知諸法悉皆不生,妄念不起,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道理上)的境界。現在在這個世界裡,攝取念佛憶佛的人,安置於阿彌陀佛依其「四十八願」,所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佛問我們,我們最初發心證悟十八界,是以什麼圓融周遍一切處,通達無礙,為修學之所緣﹖我沒有別的選擇,我認為只有把六根收攝起來,關閉六根門,不令向外攀緣,不與外面六塵境界相接觸,使六識不生,念念都是佛的功德名號,念念都是佛的相好光明,受佛功德氣分不斷薰染,一切攀緣、妄想、分別、執著,盡都掃除,漸漸降服妄心,達到淨念現前,相續不絕,日久功深,心一境性,心佛合一,心佛一如,得入三摩地(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這才是第一圓通的法門。

附錄:
道源法師說明「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法義
七、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講幾句話打打閒岔。時光快的很!轉眼之間,念佛七今天圓滿了!大勢至圓通章,今天也就講完了!現在講最後一段經文: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段是總結本章全文。本章出楞嚴經,佛問諸大菩薩各人證得圓通的法門。大勢至菩薩答說:我對各種法門,無所選擇。惟把六根通統收攝起來,深心念佛,使淨念現前,而相繼不斷。入三摩地(此云正定),以這個法門最為第一。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二句,是全章宗要。前文從學念佛的本源說起,中間修行的過程,乃至因果雙圓,以及遊化度生,都已說明,惟未及修行的方法。最後這兩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纔是修行的方法。都攝六根是因,淨念相繼是果。為能都攝六根,纔能淨念現前,而相繼不斷。希望大家深深體會,信受奉行。以下分三段來講:
1、託根緣塵廣造諸業
念佛為何要都攝六根呢?因「根」與「塵」接,即起諸「識」,造諸業,自心不得清淨,永在生滅道中流轉。必須把六根收攝起來,即關閉六根之門,不令向外攀緣,不與外面六塵境界相接觸,使六識不生,漸漸降服妄心,纔能顯露真心而淨念現前。凡夫一直在妄法中流轉,本具真心被妄法掩蓋而不自知,所以念佛亦很難相應。必須了達真心本有,妄心本空的道理,纔能把妄心空掉,而顯露真心。這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任何宗派,都得明白這種道理。
三界諸法,森羅萬象,多如塵沙。釋尊把它歸納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凡夫的一切活動,不出十八界的範圍。十八界,即是六根,六塵,六識。六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妄想心)。外界雖然千差萬別,綜合起來,不出六塵;眼之對境為色塵,耳之對境為聲塵,鼻之對境為香塵,舌之對境為味塵,身之對境為觸塵,意之對境為法塵。「識」性本空,在根塵相接時纔生「識」。「識」以分別為義,六根對境,不起分別作用。有了「識」纔起分別,故「識」能廣造諸業(在欲界為善業、惡業、在色界無色界為不動業,是謂三業。)既造業因,必受報果。受報後再造業,如是循環無端,受永無止休的生死輪迴。為甚麼說造業由於「識」的分別呢?譬如造殺業:殺人為報怨,殺畜生為吃肉。若不起分別,怨親平等,自然不會殺人了。若不起分別,不覺得肉好吃,自然不會殺畜生了。如是也就不造殺業了。造盜業,亦由知道衣物財寶的珍貴可愛而起。造婬業,更是由於男女互相愛悅而起。若不起分別,一視平等,當然也就不造盜業婬業了。這說明了果報由於造業,造業由於六識分別,六識分別起於根塵相接,病根就在這根塵相接上面。此即「托根緣塵廣造諸業」的始末因果關係。所以大勢至菩薩要都攝六根,使根塵不相接觸。根塵不接,六識即無由生起。六識不生,纔能除妄顯真,淨念現前,進而相繼不斷。
2、攝根歸性念佛即心
上節講念佛方法,要都攝六根,不使緣塵生識,而免造業輪迴。現在講六根怎樣攝法:上面講都攝六根,就是關閉六根之門,但不是說把眼睛閉上,把耳朵塞住。攝根最妙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須知念佛是妙有法門,一心念佛,即是都攝六根了。現在解釋給大家聽聽:念佛,用舌根,舌不攀緣味塵,即是收攝舌根。眼觀佛像,不分別凡夫境界,即是收攝眼根。耳聽自念之佛聲,不分別其他聲塵,即是收攝耳根。鼻嗅佛香,即是收攝鼻根。身體繞佛拜佛,即是收攝身根。意根發出念佛心,一心一意的憶佛念佛,即是收攝意根。這是初下手用功的方法。在最初下手時,佛是佛,塵是塵。日久功深,則六塵境界,無非佛的境界,即是淨念現前了。比方說:孔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就彷彿這種境界。因為他專心一志在玩味韶樂,雖在吃肉,而舌不起識的作用,等於味塵不現前了。我們念佛念到純熟時,六根自然收攝,對六境亦不起識的分別作用,則風聲鳥鳴,無非佛號了。從前有一老修行,每晚必定念佛若干聲。某日,他覺得剛念不久,即聞打「四板」(起床板號)了,他以為「夜巡師」看錯了時間。可是大家都起床,上殿了!他亦隨眾上殿,但聽見全部早課,都是念的「阿彌陀佛」。早課既畢,天也亮了,接著就過堂吃早粥了。他甚覺奇怪,大惑不解!於是請方丈和尚開示。方丈說:「那是你念佛的功力一時降伏粗塵,雜念暫停,得到一心不亂,亦即一時的淨念現前。所以長夜化為短時,睡眠化為清醒。到此境界,凡有所聞皆是佛聲。所以在做早課時,經文咒語皆化為彌陀佛號了。」凡夫在初下手時,大都離不開六塵境界,這就要用佛境來轉。久之,即能將塵境轉成佛境了。
大勢至菩薩,修證圓通,是用「根」修的。但他用的是「根性」而不是「六根」。都攝六根,歸於一性,即是妙有法門。只見佛境,不見凡境,妄念不起,淨念現前。到此方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了。
3、心佛一如淨念相繼
上節說到都攝六根,淨念現前,但不能持久,妄念又生,這是念佛的功夫尚未精深之故。再念再念,念到不見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能所雙亡,心佛一如」,即能淨念相繼了。但是說來很簡單,做起來並不太容易。因為我們凡夫,從無始以來,打妄想的路子太熟了,不知不覺,妄想就來了。倘若勉強剋制,還會發生毛病哩!菩薩深明這種道理,所以用念佛方法,使六根漸離六塵,而達到一心不亂。古德教人念佛有八字訣:即:「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心意攀緣塵境,原是熟路,現在繫心佛境,不使向外攀緣,久而久之,就把馳向塵緣之路淡忘而生疏了,這就是熟處轉生。念佛,最初念不慣,本是生路,勉強的念,用心的念,念習慣了,不知不覺就要念了,這就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自能都攝六根。生處轉熟,自能淨念相繼了。
上來所講的話,是對修行用功的人說的,現在我再勸一勸初發心的人:諸位在社會上,已經過了半輩子了,是不是感覺人生空虛,認為人生不過如此呢?倘能感覺人生空虛,已與佛法接近了。人們年青的時候,總是迷執著一切真實;如結婚、生子、名利、權勢等等。到了幾十歲以後,纔知道那些都不是真正快樂,都非實在,真如做夢一樣,所以感到人生空虛了。此時正好走入佛門,填補其空虛。否則,即會走入歧途,甚至流於「斷滅空」,以為死了就好了。其實這更錯誤,死了那能好呢?倘或落到三惡道去,其苦更甚了。死後的事,雖然不能見個明白,但我可以舉出那些頑劣的冒失鬼,作個比例;比如大家都要講求衛生,他說他不怕害病,亂吃東西,一旦真害了病,還不是痛苦呻吟呼爺喚娘嗎?又如那些好勇鬥狠的人,拿刀弄槍,不怕吃官司,一旦真的吃了官司,杻械枷鎖,關入牢獄,那苦頭不是很厲害嗎?等到吃了官司,後悔就來不及了。何況淪入三塗,後悔還來得及嗎?趁著現在沒死,趕快念佛!千萬不可心粗膽大,硬說:「我不怕地獄」!
念佛的具體方法,就是上邊說的都攝六根,把凡夫的熟處轉生,把彌陀的生處轉熟。進一步將六境轉成佛境,轉入轉深,即轉到本性了。本性即是本具真心,本具真心即是佛性。念到這個境界,就是一即佛即心,即心即佛」了。懂得這個道理更好,不懂也沒關係,只要你深信切願,念來念去,自然會念到這個境界的。但是這個境界還有心與佛的影子存在。再進一步,念到心佛合一,心佛一如,即是淨念相繼,純歸中道了。最初下手時,當然有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念到能所雙亡,雜念不生,即是淨念現前。再進到心佛一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一片佛心,無有間斷時,即是淨念相繼,入於三摩地了。亦即證入「無生法忍」了。楞嚴經謂之「圓通」。此即「知真本有,達妄本空」的究竟功夫。我們要本著這個要領,好好念佛就對了。

資料來源佛堂講話第三輯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

(原經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那時觀世音菩薩,即刻從座位上站起來,頂禮佛的腳後,向釋迦摩尼佛說道:世尊,回想起我以往,在不可量數計算,像恒河沙塵數量那麼多劫以前,那個時期,有佛出現於在這世間,名叫觀世音。我在觀世音佛前,發起菩提心。觀世音佛就教導我從(或受持素呾纜,或受持毘奈耶,或受持阿毘達磨,或聞親教師說,或聞軌範師說,或聞展轉傳授藏說,或聞隨一如理者說)(謂若能思惟經論中及善知識處所聞法義,皆能生於無漏聖智也)(方便善巧自勤修習諸離染道。由此所修離染道故;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為修)這三個途徑來(聽聞如來言音薰染)修習,而證入三摩地(正定,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

(原經文)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上面這一段經文的白話說明
1.初於聞中
我(觀世音菩薩)最初修習的狀況,是在聽聞聲響的瀑流之中(1.色身、識心、覺受、聲響都存在),
2.入流亡所
因為專注力的緣故不知不覺中,融入聲響的瀑流中,漸漸的,忘失了所聽聞到的聲響。(2.粗糙的色身消失,聲響相消失,識心覺受仍在)
3.所入既寂
隨著專注力逐漸的增進,慢慢的,進入耳根的聲響,也沉寂了下來(3.粗糙的色身與聲響消失,識心、覺受仍在),
4.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動的聲響與及寂靜的聲相,這二種聲相,都不再生起,一片寂然(4.粗糙的色身與聲響消失,識心、覺受仍在)。
5.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
像這樣的逐漸的修習,定力逐漸的增進。直到能聽聞的覺受,與所聽聞的聲響,都完全消失了。所有的聲響飄過耳根,雖歷歷分明,而不會黏住在識心上。(5.粗糙的色身與聲響、識心都消失了,覺受仍在,但定力堅強)。
6.覺所覺空
能覺與所覺的聲響都空掉了,進入一片空靈境界(6.粗糙的色身與聲響、識心都消失,覺受仍在,虛空相現)。
7.空覺極圓,
隨著定力心力逐漸的增強,虛空相與覺受,到了極端圓融,虛空就是覺受,覺受即為虛空,覺受、虛空合而為一(7.粗糙的色身與聲響、識心都消失,覺受仍在,虛空相現,覺受、虛空二者圓融為一)。
8.空所空滅
又隨著定力逐漸的增強,能空的覺受,與所空的空相,都滅盡了(8.粗糙的色身與聲響、識心都消失,覺受契入虛空,覺受與虛空相也消失)。
9.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六根覺受與六塵緣影,六識的分別與妄想,這些生生滅滅都止息了,涅槃寂靜就顯現了(9.根、塵、識銷落,心一境性,入三摩地)。
根、塵、識銷落,心一境性,入三摩地,涅槃寂靜就顯現了。很奇妙地剛好有九個次第。

◎上面這一段是說明,觀世音菩薩以耳根,反聞聞自性,根、塵、識心應時銷落的過程。入三摩地的過程。

※在這裡,就有一些撿擇了,禪修的人要注意:
1. 在根、塵、識心銷落的過程,我們所使用的,都是藉諸佛、菩薩所開示的佛知見,來修持,來銷落根、塵、識心,入三摩地。

2. 所以我們的阿賴耶識裡,已經充滿了許多佛知見的種子,當然也充斥著無始以來許多習氣種子的瀑流,但是阿陀那識極微細,在平時粗糙的識心不會察覺。
3. 當一個禪修者,進到生滅既滅這個階段時,他的心好不容易清靜下來,粗糙的根、塵、粗糙的識心都銷落了,這時阿賴耶識裡頭,無始以來的種子習氣的瀑流,必然的會起現行。

4. 還好的是禪修者,平常都聞、思、修受持諸佛菩薩所教導的佛知見,在諸佛菩薩所教導的佛知見長期的薰染之下,禪修者這時阿賴耶識裡頭,佛知見的習氣種子是勢力最強的,必然最先會起現行。

5. 也就是說,禪修者這時候的常光現前,通常都是平常聞、思、修受持諸佛菩薩所教導的佛知見。

6. 又因為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恐彼分別執為我,真非真恐迷,如果禪修者在這個時候,自認為六根覺受與六塵緣影,六識的分別與妄想,的生生滅滅都止息了,涅槃寂靜應該就顯現了,這恐怕會把佛知見的習氣種子現行,誤認為是常光。

7. 修行者到這裡,無法辨別自己修行顯現的境界,是真的還是假的?在這個時候,宗門裡就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來處理,請祖師大德印證,經過印證認可的才能決定。



這就是以佛知見銷落您煩惱的最後一個步驟。
(原經文)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上面這一段經文的白話說明
觀世音菩薩在根塵識銷落入三摩地,這當下,突然超越了,世間、出世間的分際。十方世界圓融清澈明淨。證獲二殊勝神通力。第一個是,一路向上,契合十方世界諸佛,本妙覺心,與諸佛如來同樣的生起願給一切眾生安樂的大慈心。第二個是,向下通達了知十方世界,一切六道眾生的心意,對於長劫已來輪迴於六道受無量苦,悲切的仰望諸佛菩薩救拔的心意,感同身受,而生起願拔一切眾生苦,的大悲心。
以上所述,是觀世音菩薩修習耳根圓通法門入三摩地以後,智慧現前,獲二殊勝力:

1.上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獲佛慈力,而有了大慈心。

2.下已經通達了知眾生心性,而產生大悲願力。


觀世音菩薩依耳根返聞自性,開悟之後,以這大慈大悲智慧為基礎,悟後起修,觀世音菩薩再向觀音如來學習。由觀音如來教授他修習「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以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1.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
2.令諸眾生於觀世音菩薩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3.以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至此「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修習才真正圓滿。

2013年11月17日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後漢沙門安世高 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白話說明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作為一個佛弟子,於白天晚上,應常常誠心專一的誦唸這八項,佛菩薩發大心求大道的人,在因地所覺悟到的事理: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菩薩的第一個覺悟是,
世間萬事萬物是無常的,生生滅滅起起落落,萬物所依托而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國土是危險而脆弱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崩潰,變成無所依托,由地、水、火、風這四大種緣合而成的各種境相,有成住壞空,變異無常不能自主的苦,當因緣散滅時,各種境相壞滅變成空無。由五蘊所緣合的身心,沒有一個恒常的我,可以常住不滅,都是隨著因緣業力而起變化遷移散滅,也是虛妄不實,無常不能自主的。有情的心是造作一切罪惡的源頭,色身是罪業聚積的處所。常這樣的觀察身心世界,則能漸漸的遠離,各種生滅變化,苦、空、無常、無我境相的牽引,遠離生死煩惱。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菩薩的第二個覺悟是
有情欲念繁多是苦的根源,為何有情自無始以來,就於六道生死長流中不停的輪轉,疲於奔命,這都是因為有情貪慾所引起的,知道以上的道理,只要能過著儉樸的生活,儘量降低減少自己的欲望,凡事隨緣盡分,對於環境人事的變化,不起心動念去攀緣、妄想、分別、執著,自然能達到身心自在安適的境界。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菩薩的第三個覺知是
人心是無有滿足的時候,當一個願望滿足時,自然的會有更多的願望要求滿足,就是這種貪求多得的習性,會使人去造作許多的罪業。
為什麼呢? 因為人起了貪愛的念頭,就會產生一個讓自己貪愛的欲念得到滿足的衝動(渴望),於是就會有許多造作行為產生,來平復這個衝動,滿足這個渴望,這些造作的行為,便會產生善業惡業無記業的果報,而這些果報,又會牽引許多的業緣,造就另一些果報出來,如此展轉相生,無量無邊無有窮盡,而且這些造作都在阿賴耶識中種下業習的種子,在因緣成熟時果報便會現前。
菩薩大人知道上述罪業增長的道理,所以他們能善護六根門,不起貪念,在日常生活上安住於不貪求知足的正念,過著簡單樸實的生活,內心執持著佛法正道,平常行六度萬行,以長養福德智慧為其志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菩薩的第四個覺知是
在修行路上的行者如果上求佛道的精神意志鬆懈了,對所修學的法門感到疲勞倦怠了,甚至起了懷疑,覺得勞而無功,對於六度萬行的實際作為,提不起精神來,甚至對於眾生都感到厭煩,這樣就會墮落退失到六道輪迴,甚至是淪墮到三惡道中。
一般而言修行者為什麼會退失淪墮,均是對佛法信心不足,認識不清,定力不夠,在業境現前受不了誘惑、逼迫或是忍不住現前的壓力痛苦,甚至對所修學的法門起了懷疑,覺得勞而無功,只好放棄,因此而退墮了!
菩薩大人對此情形,認識的很清楚,所以在日常的時候就提起精神,堅守戒律,忍辱、精進,努力不懈 ,在平時能蓄積福德智慧的資糧,忍耐日常生活中的壓力、誘惑、威逼,破除這些往昔的惡習煩惱,以戒忍力摧毀破除煩惱魔、五陰魔、死魔、他化自在天子魔(破壞善根魔)這四魔,當福德智慧資糧具足,因緣成熟時,即能擺脫三界六道輪迴的束縛。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菩薩的第五覺悟是
眾生自無始以來因一念無明,所以在三界六道生死長流中輪迴不停,菩薩大人常常護念記罣著這些苦難眾生,為了使這些苦難眾生脫離輪迴,離苦得樂,所以菩薩大人對於世、出世法多能聞其法文,而能受持,擴展各種才能,,在六度萬行中,增長智慧,並成就辯才無礙,對於大小乘種種諸法,隨眾生機,縱辯宣揚,悉使通達,皆無疑礙。能夠以佛法教導勸化一切眾生(論曰「修行成就已,當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薩自娛樂地」)諸惡莫做,諸善奉行,自淨其意,使眾生都能遠離苦難,入大法樂境界。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菩薩的第六覺知是
人若貧苦自己就多怨嘆...也會常被人家怨嘆...為什麼呢?
貧苦的人自身福德資糧不具足,在娑婆世間,無有善緣,沒能聚積足夠生存資源,生活愁苦,所求不遂,到處碰壁,境遇處處困頓窘迫,心中之苦,無人可與傾訴,自然會發出許多怨尤悲鳴,埋怨天地不公的聲音。其六親眷屬,無法從其處得到庇護與照顧,對此人的期望與要求均無法得到滿足,於是也會有許多冷謿熱諷、奉承、羞辱…等等差別勢利的對待,也會產生許多願懟的聲音,讓這貧苦之人更感痛苦,而發出怨嘆世間人情冷暖不平之聲,又娑婆眾生心無厭足,唯求多得,此貧苦之人,並無資具供養眾生,可以來圓滿眾生的祈求,亦無福德資糧好以供俸人天廣結善緣,六道眾生對此蔽陋無福之人亦會有許多怨嘆不滿的聲音。

以上是為什麼貧苦多怨的三層次的說明。.

那接下來這句橫結惡緣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貧苦多怨,橫結惡緣是要一起解釋才會清楚的,
貧苦多怨,橫結惡緣,即是說貧苦的人,自己本身六親眷屬六道眾生都常常會對他生起怨尤,無端的就會結下一些毫無道理不善的因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綜合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了解,是因為貧苦的人自身福德資糧不足,無法資生及供養至親眷屬六道眾生之故,在這三者之中已經累積了一些怨尤惡業的種子,當條件成熟時,這些惡業的種子遇緣則果報現行,這個時候這個貧苦的人會不知道是何原因,為什麼這麼衰(ㄙㄨㄟ)世間所有的壞事都毫無來由的讓他碰到,其實也不是他比較衰,而是因為自身福德資糧不足,在平時已經在自身至親眷屬及六道眾生之間已經累積了一堆怨尤惡業的種子的緣故。

菩薩大人深深瞭解上面的原因;
所以菩薩大人就努力修學各種法門,擴充其學識才能,對於世出世法多能聞其法文而能受持,在廣學多聞六度萬行中,增長智慧,並成就辯才無礙,對於大小乘種種諸法,隨眾生機,縱辯宣揚,悉使通達,皆無疑礙。能夠以佛法教導勸化一切眾生諸惡莫做,諸善奉行,自淨其意,使眾生都能遠離苦難,入妙樂境界。以此來化解三界惡緣,廣結人天善緣,累積福德資糧,以為圓成佛道的基礎。
菩薩大人深深瞭解佈施的精義...如金剛經所言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上段經文的意思如下)
「再者,須菩提!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對於所有的法,應該不要有所住著,以沒有住著任何虛妄不實境相的清淨平等心來布施,即是要內心不住著在色所成的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好、醜上,來作布施,內心不住著在聲、香、味、觸等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來作佈施,也不要住著在任何法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而來作布施。須菩提!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應該像這樣的來布施,不住著在任何虛妄不實的境相上,以清淨平等心來佈施。什麼緣故呢?若是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不住(執)著在任何因緣和合虛妄不實的境相上,以清淨平等心來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是無法度量無法計算的多。」

所以菩薩大人在行佈施的時候,他是以清淨平等的心來佈施,不論冤親債主均一視同仁平等佈施,不罣念任何人過去有任何的惡業,也不憎恨任何一個不善造作惡業的人以三輪體空清淨平等心來圓滿成就其六度萬行。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菩薩的第七覺悟是
色、聲、香、味、觸(或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這些事項,能使人生起貪愛戀著之心,污染真心本性,沉溺在污穢境地,如處淤泥,身心不清淨,則不能受法,成為修行的禍患。
所以在家菩薩雖然沒出家為比丘,而是世俗的在家人,但是能夠不被世俗五欲欲樂所汙染,常常想念著出家比丘三衣儉樸的穿著,拿著瓦缽法器行乞過日的清淨生活。雖然沒有出家,但是他的志願是過著出家比丘遠離世俗塵累的生活,守著清淨本然光明自性,清淨無染,如出淤泥潔白的蓮花,無有欲愛染著的清淨心,高高的超越遠離世俗的一切煩惱繫縛,能與眾生樂,拔眾生苦,慈悲一切有情眾生。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菩薩的第八覺知是
眾生由依止貪瞋癡故;為非法貪大火所燒,不平等貪大火所燒,及為邪法大火所燒。而貪熾然,瞋熾然,癡熾然,無始以來生生死死輪迴不斷,苦惱無量無邊;菩薩大人深深瞭解這一切道理,所以發起包含菩提心(求正覺之心)、大悲心(謂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脫,是名大悲心)、方便心(指方便實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的心)的大乘心。以清淨平等心普便的來濟度一切有情眾生,生起代眾生承受無量苦難的意願,使一切有情眾生,最後終究能脫離六道輪迴無量苦,獲大悅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上述八項事理乃是所有一切佛菩薩發大心求大道的人,在因地所覺悟到的道理,所有一切佛菩薩都能精勤的行持這些道理,以大慈大悲為本懷來發明般若智慧,以清淨光明的法身為度船,橫超生死輪迴長流,到達清淨寂然不生不滅的彼岸。之後又乘大願返回娑婆世間生死輪迴的長流中,來濟度超脫輪迴於六道中苦難的眾生。
以前述在因地所覺悟的八項事理來開示化導一切有情,讓所有眾生覺悟到生死無常輪迴不盡的苦,捨棄厭離色聲香味觸(或財色食名睡眠)這五種會污染遮障清淨光明自性的念頭,修持身心安住於佛法正道上。 若是佛弟子常常誦唸這八項事理,則能在念念遷流不停之中滅除無量無邊的罪業,精進不斷的趣向菩提,迅速登上正覺的果位,永遠斷離生死無常輪迴的苦,恆常安住於清淨光明自性無有生滅的快樂。

佛氏門中, 有求必應

『佛氏門中, 有求必應,只要如(理)禮如法的求,沒有求不到的。』
佛→覺者也,涅槃寂靜,無所得,無所求。
一般而言;如果是主動進入佛門者,最終目的大部分都是想成佛的,
在平時而言,就應該儘量的學習,佛的涅槃寂靜,無所得,無所求。往成佛的目標邁進,儘量不要分心去想其他的事情,讓自己的心定下來,因為心定下來智慧自然生起來,這樣比較容易達成成佛的目標。
如果是一般世俗大眾有需要幫助的地方,跑到佛門來求助,那麼佛門中人,本著發大菩提心,廣度有情,慈悲為懷的本意,自應竭盡可能的去幫助這個人,眾生有所求,佛門中人自應有所應,但是受限於個別能力的差異,還有眾生自己因果業力,的種種條件限制,能否達成來求者的願望,那很難說。

再深一層去思惟:
佛者眾生自心也,
所謂求佛者即求自心也!
求感應
即求自心能契入真如空性。

諸佛、菩薩、說法師....等,並沒有欠你功名、富貴、嬌妻、美妾、財、子、壽,
當你所求未能如願的時候,
該思考的是甚麼?自己的內心最清楚。
別人也沒欠你甚麼,也沒能力無法給你想要的那些,問來問去,說來說去,達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怪來怪去,疑來疑去,只是多造罪業而已。
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上有言:
『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如果時時刻刻,都起心動念,造罪、造業,那累劫以來的業障,怎麼銷得完呢?
業障沒銷,做事、求願,很難順遂?
善思念之!善思念之!

阿彌陀佛